有效的工作计划能提高大家的整体工作效率,工作计划需要建立在有效的反馈和学习机制上,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医院年度儿科工作计划7篇,感谢您的参阅。
医院年度儿科工作计划篇1
我科根据护理部工作计划,在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,圆满完成了护理工作,为了使护理工作取得更好成绩,特制定护理工作计划。计划如下:
一.加强护士在职教育,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
1.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,定期组织护士授课,实行轮流主讲,进行规章制度及专业的培训。
2.重点加强对护士的考核,强化学习意识,护理部计划以强化“三基”护理知识,护理操作及专科技能训练为主,由高年资的护士轮流出题,增加考核力度。
3.做好低年资护士的传,帮,带工作,使年轻护理人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掌握多学科知识和能力。
4.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,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学习,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,优化护理队伍。不断的更新护理知识。
二.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,安全工作长抓不懈
1.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:对新调入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,做到重点交待、重点跟班。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,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隐患,保障病人就医安全。
2.病人的环节监控:新入院、新转入、急危重病人、有发生医疗
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。
3.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:输液、输血、注射、各种过敏试验等。虽然是日常工作,但如果一旦发生问题,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,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之重点。
三.转变护理观念,提高服务质量
1.培养护理人员树立“以病人为中心”的观念,加强主动服务意识,质量意识,安全意识,在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的基础上,提高护患沟通技能,从而促使护理质量提高,确保护理工作安全、有效。
2.严格执行查对制度,强调二次核对的执行到位,加强安全管理的责任,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,坚持每周进行两次护理大查对。在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。
四.合理利用人力资源
我科的护士比例搭配未达到要求,护士的人员少。工作较繁重,护士长应根据科室病人情况和护理工作量合理分配人力资源,弹性排班,增加高峰期上班人数,全科护理人员做到工作需要时,随叫随到,以达到保质保量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。
五.加强院感知识培训,严格执行医院感染制度,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
加强医院感染的知识培训,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,采取有效的措施,防止院内感染的暴发和流行。医护人员做好自身防护,防止和其他利器损伤。
回顾过去的时间,工作上存在许多不足之处,特别是市卫生局年度考核后指出的问题,针对不足之处,现制定工作计划 :
1.做好辖区内0-5岁儿童花名册登记,保证不漏报儿童,并同时做好本辖区内7周岁以下婴幼儿的保健系统管理工作,保证建档率达75%以上,并按要求进行免费体检,同时作出个体发育的评价,宣传合理喂养、科学育儿方法及防治知识,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,增强儿童体质,做好数据及时录入。
2.做好本年度新生儿登记及访视,力争新生儿访视率达100%,并同时给与指导与治疗,如纯母乳喂养、疫苗接种等。重点加强高危新生儿的管理,如一月内未愈应及时转入体弱儿管理。
3.体弱儿管理对体检中筛查出的早产儿、低出生体重儿、中重度营养不良、单纯性肥胖、中重度贫血、活动期佝偻病、先心病等高危儿童根据体弱儿分级管理制度进行专案管理,认真填写个案,定期复查,及时转诊,症状体征与体检表内容吻合,无漏管。如已治愈及时结案。
4.为辖区内婴幼儿免费进行3次血红蛋白测定,并给与喂养指导与治疗方案。与儿童家长及时沟通,将0-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及体检率提高,加强宣传,加强儿童家长对儿童体检的认识。
5.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培训,督促其按时完成儿童保健
管理工作,使系统管理率提高至75%以上,并同时做好随访及信息的及时录入。
6.资料统计上报工作
掌握辖区内儿童健康基本情况,完成辖区内各项儿童保健服务与健康状况数据的收集、上报和反馈,做好儿童保健信息的收集、汇总、上报、分析、反馈和交流等管理工作,做好信息统计工作的质量控制,确保资料的准确性。包括本辖区7岁、5岁及3岁以下儿童数,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,6个月内母乳喂养情况。5岁以下儿童死亡调查,特别是年报工作。
7.接受上级卫生机构的技术指导、培训和工作评估,不断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,按时保证质量完成上级指令性任务。
一、认真形势,统一思想,坚定信心努力完成各项工作。科室无论从管理、服务、还是追求质量给我们均提出更高更严要求,认真形势,统一思想,树个人形象,树科室形象,树医院品牌,从自身做起,高标准、严要求,树立“院兴我荣,院衰我耻”思想,虽然我们目前面临困难较大,但新型合作医疗给我们带来机遇和挑战,靠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来赢得患者,全科上下团结一心,增强凝聚力,坚定信心,努力完成各项目作任务,我们坚信,有各级领导大力支持,有院科两级正确领导,更有全体职工齐心协力,我们一定完成各项工作,使人民群众真正放心满意。
二、转变服务理念,强化服务意识
1、人性化管理:
科主任、科护士长首先要转变观念,不断学习管理经验,提高自身管理水平,反对一言堂,提倡以人为本管理方式,开展人性化服务,人性化管理,根据不同层次患者,应用不同服务方式。加强同志间沟通,加强医患、医护之间沟通。科主任、护士长敢抓敢管,不做老好人,科室弘扬正气,使科室成为一个团结拼搏积极向上的团队。
2、改进服务措施
①新入院病人热情接待
②宣教认真仔细
③及时处置新病人、力争在5分钟内,30分钟内输上液体
④危重病人立刻处理,5分钟内输上液体
⑤护送危重病人检查,主管医生,主管护士
⑥保持病区干净、明亮适舒
⑦彻底转变观念,彻底消除生、冷、硬现象及无人应答现象
⑧出院时送出病区,道一声“慢走”。
三、完善各种规章制度,成立各种管理组织
按照医院管理年活动要求及医院安排,熟悉15种核心制度,首诊医师负责制,病案书写、讨论、会诊、危重病人抢救制度人手一册。科室成立①医疗质量管理小组
②医疗安全小组
③急救应急小组
④病案管理小组
⑤院感控制小组,科主任全盘负责,护士长积极配合,人人尽职尽责,做好各自工作。
四、医疗质量
医院医疗质量是重中之重,是立院之本。是医院生存生命线,重点抓内涵建设。
1、从基本素质抓起,培养良好素质、美好的医德,特别是年轻医生,年轻护士,多是独生子女,在家娇生惯养,心理素质差,爱发脾气,工作责任心不强,科室发现一个重点抓,杀一儆百。
2、抓基层质量,抓年轻医生综合能力提高培养全科医生。
3、抓医疗文件书写,从病历抓起,科主任对所管的病人心中有数,查房后及时签字。
4、抓危重病人抢救及疑难病人诊断与治疗,科主任亲自抓危重病人抢救,及疑难病人诊断治疗3日诊断不清科内讨论,1周诊断不请院内讨论。
5、加强环节质量管理,首诊医生负责制,责任划分明确,既有分工又有协作,坚持每日三次查房制度,主管医生对每日危重病人心中有数,新入院病人一一过目,消除潜在隐患,严格各种操作制度及会诊制度,加强与患者沟通,签写好每一份知情同意书及特殊检查、治疗协议书,上对科室负责,下对自己负责。质控小组每月或每季度对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反馈。并作处罚、奖励。
五、抓医疗安全不放松
科主任为科室安全责任人,上对院长负责,下对同志负责,科室与院方签定安全责任书,科室与每个同志签好安全责任书,责任明确,安全措施到位,增强防范意识
...